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生态与?;ど镅г褐氐闶笛槭?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国家干细胞资源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国家动物博物馆
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
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
目前,动物研究所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系统学与进化、?;ど镅?、整合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细胞膜生物学等在国家、院层面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农业虫鼠害可持续控制,外来物种及野生动物疫病预警与防控、生殖避孕与动物克隆、珍稀濒危动物?;さ确矫婢哂忻飨缘挠攀?,并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在生殖生物学、?;ど镅?、整合生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主要定位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干细胞生物学、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朴氡;ず臀镏中纬捎攵嘌晕只频攘煊蚩够⌒?、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服务于“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普惠健康保障”和“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的战略需求。在我国生殖与发育、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ぶ蟹⒒硬豢商娲淖饔?,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摄 影
手 工
书 画
诗歌散文
Insect Science(英文版,双月刊)是我国唯一的SCI源昆虫学学术期刊,于1994年创刊,由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国际著名出版商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登载有关...
Integrative Zoology《整合动物学》(英文版,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国际动物学会主办,并与国际出版商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的动物学学术性英文期刊??锩嫦蚨镅Чぷ髡?,旨在鼓励使用多学...
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主办,以动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学科包括:生态学、进化与行为,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细胞生...
《昆虫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昆虫学学术刊物,1950年创刊。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刊物,2006年获得中国科协...
《动物分类学报》1964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抖锓掷嘌Пā吩诠谕馄木哂跋?,被国际上著名的主流数据库...
《动物学杂志》1957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50年来,《动物学杂志》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办刊宗旨。及时报道动物...
当今,昆虫学已成为了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睾ΡR?,造福人类,是昆虫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昆虫学已由描述阶段、实验阶段发展到机制分析与应用阶段;以基因组学和信息科学...
(一)基地简介
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Beijing Farm Animal Research Center, BFARC)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倡导下,着眼于中国畜牧业和人类医学未来发展需要,在2010年建立的集猪的基因育种和生物医学研究为一体的战略研究基地。我基地是中国科学院首个大动物研究平台,主要从事猪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品系培育、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的创制及干细胞临床前评价等方面的探究。
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燕岭农业生态园,总占地20000m2,可存栏高品质实验猪4000头。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实验动物饲养、品系培育、大动物遗传修饰、医学表型分析和种质资源保存等实验平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已建立的动物疾病模型及实验动物品系有:首个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的vWF基因敲除血友病疾病模型、首批通过ENU诱变获得的白色巴马猪瓦氏综合征II型听力缺陷疾病模型、以及基因编辑获得的帕金森疾病模型、免疫缺陷模型以及白色巴马猪品系等。
(二)许可证书
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批准先后获得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证号:SYXK(京)2017-0002)和《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证号:SCXK(京)2018-0005),基地实验动物及设施每年均以高质量通过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中心抽检。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已经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领衔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博士以及技术支撑体系为主体的一流人才队伍,是国内大动物遗传修饰领域一支新起之秀。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海棠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一号院5号
邮编:100020
邮箱:haitang@ioz.ac.cn
电话:18500406503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